5月28日,在北京召開的中國礦業高質量發展暨2021中國綠色礦山建設高峰論壇上,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智能化礦山分會正式成立。
成立大會上,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會長張祚嶺宣布《關于成立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智能化礦山分會的決定》并致辭。他指出,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智能制造建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們要深入把握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特點,加強人工智能和產業發展融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新動能。”2015年5月,國務院正式印發《中國制造2025》。“中國制造2025”包括“五大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一項工程就是智能制造工程。長期以來,礦山行業作為高危行業,安全生產事故和生態環保問題頻發多發,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礦山行業的采、掘、機、運、通、選等各環節信息化智能化程度不高、作業人員集中、生產效率較低造成的。因此,必須充分認識礦山智能化技術裝備的重要性,依靠智能化技術裝備加快礦山智能化建設,大力推動傳統產業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促進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在國家有關部門高度重視和強力推進下,礦山智能化已經成為礦山行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根本出路,成立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智能化礦山分會,正是為了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更好地發揮社團組織橋梁紐帶服務企業的優勢和作用,進一步推進高端智能化機電產品制造,更好地服務于礦山智能化建設,以智能礦山建設推動智能機電產品制造,以智能機電產品制造推進智能礦山建設,促進智能機電產品創新、合作、交流、推廣和應用,助推礦山行業產業結構調整、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希望以智能化礦山分會成立為契機,按照“推動智能制造、鏈接產品流通、促進建設使用、打造智能礦山”的宗旨,團結和發動廣大會員單位,積極推動和服務于機電產品智能制造、技術創新、市場流通、企業使用和礦山行業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和智能化,為實現“3060”的雙碳目標,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智能化礦山分會會長張立寬宣讀分會組織機構、發起單位和專家工作委員會名單,史京璽為名譽會長,張立寬為會長,安月陽為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院士宋振騏、何祚庥為專家委員會主任,會員單位代表、青島睿能智慧礦山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馮茂林作了熱情洋溢的致辭。
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會長張祚嶺,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秘書長管清海,自然資源部信息中心研究員陳從喜,專家委員會副主任李偉敏,綠色礦山推進會高級顧問劉文華,紫金礦業集團股份公司副總工程師梁春來,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副會長、中國智能制造萬里行理事長張彥國,北京大學教授李梅,國家能源集團信息公司研發部總經理張海飛,華為數字政府智慧能源業務部副總經理蔣朝陽,海南銀星振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軍,青島睿能智慧礦山裝備研究院有限公司董事長馮茂林,山東鑫海礦山裝備有限公司董事長張云龍,海隆石油集團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豐秦,羅克韋爾自動化大中國區礦業與冶金行業總監張浩,礦庫網創始人林東等領導和專家共同為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智能化礦山分會揭牌。
智能礦山分會發起單位136家,其中國家能源集團公司、華電煤業集團有限公司等中央企業21家;開灤集團、山東黃金集團、等地方礦山企業38家;海隆石油集團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羅克韋爾自動化(中國)有限公司等科技企業44家;海南銀星振華智能裝備有限公司、青島睿能智慧礦山研究院等制造企業12家;中國礦業大學、中南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科技院校15家;山西省應急管理廳、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能源局、河北省邯鄲市自然資源局等地方政府部門6家。
智能礦山分會的成立,標志著協會在推動智能裝備制造,建設智能化礦山方面有了一個強有力的社團組織。分會將在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的領導下,勇于進取,開拓創新,推動礦山行業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以科技創新為根本動力,將人工智能、工業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工業機器人、智能裝備等與現代礦業開發利用深度融合,實現礦山開采、掘進、運輸、通風、洗選、安全監測監控和經營管理等全過程的智能化運行,推動智能機電產品技術與礦山產業融合發展,提升礦山行業整體智能化水平。
中國機電產品流通協會 版權所有 未經授權請勿轉載任何圖文或建立鏡像 Copyright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備13008578號-1 北京市豐臺區西四環中路112號閱園一區紫熙臺8號樓1905